原衛生部副部長 王隴德院士談慢病
|
發佈日期::2019/8/14、瀏覽次數:382 |
目前造成國民第一位死亡的疾病 – 中風(腦卒中),這種疾病的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台灣則是癌症)很多中年人由於中風而早死,現在全球早死統計80%是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中風還會造成我們大量的殘疾,它是60歲以上人群肢體殘疾的第一位原因。 因慢病引發的疾病新發數量非常多。 心腦血管病,每年新發250萬 腫瘤新發160萬 高血壓患者2億多人 II型糖尿病患者1個億 而且還有1億4千多萬II型糖尿病前期患者 糖尿病不單單只是血糖高一點,而它是對我們的心、肝、腎、腦、眼睛這樣一些重要臟器,在悄悄發生著非常嚴重的影響,等到這些主要臟器的併發症發生了,那個時候再治已經晚了‼️ 這些疾病造成了我們社會經濟發展和我們家庭生活的巨大威脅‼️ 為什麼會造成這些慢性疾病的原因⁉️ 消耗過少、進食的高熱能食物越來越多,造成我們身體的超重肥胖。 我們的孩子們肥胖這個威脅非常嚴重,改革開放30多年,孩子的肥胖率增了30倍,國外有研究表明,孩子時期的肥胖到了成人時期,它的慢性病的發生風險是正常孩子的10倍,所以我們有著大量慢性病的「後備軍」。 而在我們肥胖孩子的中間有著一個什麼重要的因素被我們社會廣泛地忽略了? - 軟飲料(含糖飲料如可樂),孩子經常喝可樂會造成鈣質流失。 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 適量運動 戒酒限酒 心理平衡 三次全國調查,發現國民具備的健康素養水平太低,數據顯示特別是中年人群有中風的疾病佔將近50%,因此2017年召開第一次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這次會上習總書記再三強調 … >>提高國民健康素養是提高國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 >>同時也製定了新時期的衛生工作方針,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再單單是衛生部門一家的事情,是政府的所有部門都和健康有關係。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